第81章 问题_回到六零养崽崽
优看小说网 > 回到六零养崽崽 > 第81章 问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1章 问题

  万事开头难。

  然后中间难。

  最后结果难。

  叶知秋面临的就是这样连绵不绝的问题。

  有人来投奔,就得解决这些人的就业问题,关键在于这些人都是有文化有知识的高级知识分子,打发到工厂生产线上并不是说不可以,但叶知秋实在是过不了心里那关,她总觉得那样做是浪费人才,是造孽。

  为了给这些来临海市‘谋一角安宁’的人安顿好,叶知秋买的那辆自行车车胎都骑爆好几个,等到大元汽车厂生产出摩托车来后,她第一时间就给自己买了一辆,成为了走在时代潮头的‘女骑士’。

  六五年三月底,该来投奔的人都投奔了,叶知秋同林国栋商量了一下,安排市政府的人去给临海市五个区的人都做了个摸底普查,重点是检查那些从其它地方来的专家学者,避免在临海市中混入‘烂肉’。

  摸底普查工作持续到了四月底,市政与财政卡着国家给的劳动节期限联合拟了一份文件——《关于临海市人口饱和问题的解决方案及下一步就业安排》,重点不是解决方案与就业安排,而是临海市人口饱和问题。

  这份文件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告诉大家,我们临海市的人口已经饱和了,没有来的人就别来了,来了的人也请安分点,不要再呼朋唤友了,来了也不会再给安排。

  接下来就是解决这些人的就业工作问题,叶知秋的想法很简单,先把这些高级知识分子都给塞到工农兵大学去,让他们接着原来的研究继续研究,给这些人安排一些活儿干,也给这些人一个领工资的机会,起码不能让这些人饿着冻着。

  将工农兵大学建设成临海市的人才储备库之后,什么时候有工业问题需要解决了,就从工农兵大学及时征调人手,如果没有问题,那就让这些储备人才从事基础研究工作。

  另外,在这些人的研究方向上,叶知秋也打算‘外行指导内行’一把,把这些人的研究方向都扭转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来。

  高水平的理论研究成果确实是面向未来的重点,但眼下的燃眉之急是解决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临海市财政从正大食品厂、大元汽车厂、光明奶站等企业中吸了血喂这些搞研究的人,这些搞研究的人总得拿出一些反馈来。

  至于理论研究,叶知秋的宗旨是可以研究,但必须做那些贴近生产的理论研究。

  眼下的大环境使然,研究贴近基础工业与基础技术的问题是最稳妥的选择,如果去研究理论,可能哪一天突然就被扣上一顶‘脱离农民群众’的帽子给抓走了。

  而且基础理论研究太烧钱了,万一有人想搞量子力学搞对撞机,那就算把整个临海市财政局给献祭了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脚踏实地,稳步进取’——这就是叶知秋和林国栋为临海市安排的路。

  尽管临海市已经明确对外面释放过信号,可真当乌云压头时,还是有很多人张皇失措地拖了关系想要来临海市。

  毕竟同那些牛棚与农场相比,临海市的环境可以算得上是天堂了。

  但是规定放在那儿,中央下发的文件已经定了基调,叶知秋和林国栋也无能为力。

  因为太多电话打进来,叶知秋索性拔了自己办公室的电话线,听不到电话铃声响起就默认为没人找。

  林国栋更绝,他直接换了个办公室,让他的秘书负责接电话,而且他的秘书是没有权利答应那些人的,只能同那些人疯狂道歉。

  “不好意思啊许教授,我们这边去年三月份就不再引进人才了,市里的人才储备已经饱和了,实在没有地方安排,真的很抱歉,文件也已经确定了,您再联系联系别的地方吧。”

  电话那头的许教授气得心绞痛,捂着心口问,“就□□们一个不行吗?你同林市长说说情。”

  这样的电话,林国栋的秘书一天能接两百通,他一边干着自己的活儿,一边满脸木然地回着消息,“抱歉哈,这个真不行,去年三月三十一号就是最后的截止期限了,上面也有文件要求的,三月三十一号之前来的人我们全部接收安排,三月三十一号之后一个人都没进过,您就别让我为难了哈!拜拜,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许教授:“……”你不让我们去临海市,我们怎么会愉快?

  还有人拖了胡滨过来说情的,找了高玉教授来同叶知秋疏通关系的,这些人都同叶知秋的关系不错,可叶知秋全都拒绝了。

  规矩就是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叶知秋不可能为了一两个人而害了那些已经在临海市内稳定下来的人。

  六六年的春风很冷,但更冷的是读书人的心。

  高考停了,学校也关了,知识改变命运的路好像变成了一条死路,满腔热血的学生们开始走出课堂,去广阔天地中搞建设(接受生活的暴击),某些政治意识存在问题的专家学者也被清算。

  有人无辜,有人活该,无辜者在哭嚎,活该者佯装喊冤,可世道就是这样。

  或许你一身清白,但你身在污浊池中,你就是脏的。身体清白,脑子不清楚,也是脏的。

  能在混乱中活下来的人,向来都只有懂得审时度势的聪明人。

  在全国各大报纸上频频亮相的临海市也低调了很多,原先属于临海市的那些板块现在都变成了红色内容。

  叶知秋不再像之前数年那样频频出差走动,她安安分分地待在临海市,一面宏观调控全市的经济发展,一面积极转化工农兵大学内部的科研成果,为临海市内的企业贡献更多的技术力量,另外,她也有时间回归家庭了,每天晚上一到五点就下班,盯着三个孩子在家学习。

  她时不时地就从自己空间中拿出几本自己当初从各处淘来的书,待三个孩子学完后,再收进空间里。

  工农兵大学那边的专家学者们也都知道叶知秋有一个‘秘密的藏书库’,他们需要用到什么书时,若是实在找不到,就会去财政局递个单子,叶知秋找到后会顺路拿去工农兵大学,待那些专家学者们抄完之后再还她。

  外界在轰轰烈烈的□□肃清,临海市内部依旧保持着经济势头告诉发展的步调,六六年末的时候,临海市的经济体量就成为了整个东山省其它县市所有经济体量加起来的三倍,一跃成为全国第二的经济体量,也成为了风头最盛的纳税大市。

  全国第一的经济体量是某重工业大省,一边是煤矿开采,一边是重工业炼钢,俨然是国内的经济支柱之一,甩开原先全国第二的经济体量不知道多远,如今却被临海市给追了上来。

  大元汽车厂在连续生产了三年的救护车后,顺利转型,开始生产自行车与摩托车,依靠完全独立自主的生产线以及优良的做工工艺,很快就吞下了全国百分之八十的市场,而后又通过自行车业务与摩托车业务反哺汽车厂,暨救护车停产两年后,生产出了第一台完全自主生产的大客车。

  正大食品厂的业务已经完全跑偏了,原先是以四季养生粥为主,现在的四季养生粥只占了百分之三十不到的版块,高玉教授带领团队做出来的海产品罐头、奶粉、奶糖、奶酪条、榨菜泡菜、辣条、水果干及无花果丝等多种品类的食品给正大食品厂带来了巨大的收益,龙泉区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国内最大的食品生产基地。

  颍上区的纺织厂原本籍籍无名,突然凭借一款耐磨吸汗的棉麻混纺物料走红,一跃成为最受国人欢迎的布料供应厂,再加上这纺织厂背靠工农兵大学纺织系,经常有新的技术落地转化,‘新纺织材料新纺织技术新纺织印染设计方案’这三张王牌甩出来,国内的纺织企业根本没有招架之力……

  ‘临海市’这三个字已经变成了‘品质好还不贵’的标志。

  相应的,上面对临海市的监管力度也高了不少,经常有人来临海市视察,看临海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教育发展状况,以及高新技术研究状况。

  叶知秋能理解上面对临海市的担忧,她心中坦荡,自然不怕这些视察,她甚至还寄希望于临海市的现状能让这些视察的人意识到科研人才的重要性,好让那些在农场中的学者少受一些苦。

  另外,她想展示给上层一个变形不变心的示例,在坚定组织的领导下,经济还有另外一种更优越的发展模式。

  上层的宏观调控是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看看临海市这几年的发展状况,看看临海市搞了多少大事,就知道这种发展模式有多么优越。

  还有就是‘工农兵大学’以及与其联动的小学、初中、高中培育模式,重视基础文化的教育,同时也要为学生埋下科学的种子,鼓励学生进入农田中去、进入工厂中去,去实践、去创新、去开动脑筋,为生产、生活、研究培养人才。

  看了临海市的全貌,中央派来的人只有一种感觉——生机勃勃。

  同其它城市相比,临海市就像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每一天都在大踏步前进,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明显要比其它地方高了不少,老百姓们脸上灿烂的笑容与青年人脸上对未来的希冀就是最好的证明。

  随便拉一个青年人过来问,收到的反馈都是‘充满干劲、满身精力、岗位需要我、我要发光发热!’

  问问他们的生活安排,白天努力工作,下班后要去看电影、参加社交活动、去兴趣班学习□□、学习跳舞、去喂养几个人类幼崽!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kxs.cc。优看小说网手机版:https://m.ukxs.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